【高校科技創新成果典型】延安大學:科技創新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
來源:
|
作者:海珠凝絲君
|
發布時間: 2021-03-29
|
2628 次瀏覽
|
分享到:
西部網訊(陜西廣播電視臺《陜西新聞聯播》記者 張大林) 由延安大學提交的“植物多糖類水凝膠無紡布”的生產工藝和應用,最近成為陜西省高校科技創新的又一個新成果。目前,它已經被廣泛應用于面膜和醫療領域。
植物多糖水凝膠無紡布是一種遇水便可呈現果凍狀態的材料,可廣泛應用于面膜材料和醫用輔料。做面膜材料時,高度敷貼、保濕效果好。在做醫用輔料時,可促進傷口愈合,緩解皮下組織的干燥。
延安大學化工學院老師張耀霞:“我們這款材料,一克膜布可以吸收20~50克水,保濕效果可以達到48小時以上,成本可控,非常便于工業化生產。”
2011年,張耀霞與同事經過市場調研發現,面膜市場魚龍混雜,質量良莠不齊。為了發起一場面膜基布“革命”,2014年,張耀霞與同事們開始著手“延大復嫘水凝膠”課題的研究,經過反復試驗、攻堅克難,最終研制出了這款高度親膚、吸水保水性較強的水凝膠無紡布。
張耀霞:“我們采用有機溶劑刺,取代了傳統針和水刺工藝,成功得到了這款吸水位數高的無紡布材料,而且獲得了4項發明專利的授權,填補了面膜基布市場水凝膠無紡布的空白。”
目前,植物多糖水凝膠無紡布的第三代產品已進行規模化生產,產品通過了SGS檢驗,已經批量供貨韓國、日本、臺灣、廣東、上海等地渠道客戶,與多家知名化妝品企業建立合作關系。同時,醫用敷料也正與四軍大西京醫院、上海高科聯合生物技術研發有限公司進行合作研發。
陜西省延能—延大綜合能源產業技術研究院院長付峰:“我們延安大學近年來圍繞政、產、學、研、用、金這六大資源的有效組合,堅決把創新鏈與產業鏈有效融合,下一個目標,我們在這個產業鏈上將分三期進行建設,目前市場情況非常良好,預期會形成很好的社會效益和科技創新的示范引領作用。”